百日成長《大學》學習分享
奧林特藥業 楊順華
什么是大學?大學是針對小學而言的,小學是教人掌握文字知識,而大學則是教人如何為人?!洞髮W》的根本宗旨:三綱領“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于至善”,八條目“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”,這也是整個《大學》的中心思想。
“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”,明德是大學之道的根本原則,意思是要求人們標榜善性與良好的德行,如忠、孝、仁、義等這些品質,更要求注重個人的修養,在《大學》的作者看來律己很重要,只有先治好己,才能把別人甚至是國家治理好?!霸谟H民”則可以說是大學之道的根本任務,“親”也通“新”,遵循大學之道就是要創造出全新的人,這里所說的新人是從本質上徹底改觀的人。大學之道的最終目的是“在止于至善”,人們能夠“明明德”,能夠“做新民”最后也就能“至善”,能夠明辨是非,能夠善惡分明。 那么要如何做才能達到這一最高的境界呢?
一、從思想上說明這一點,要“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靜,靜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慮,慮而后能得”,了解至善的內涵而后再定志向。有了奮斗的目標內心就相對平靜了,內心平靜,做起事來就能夠安定穩當,安穩了就會思慮問題,然后通過周詳思量后再做事也就能達到至善的目的了。
二、從行動上說明要如何達到至善,提出了“八條目”并詳述了這八條之間的關系。八條目實際上也是實施三綱領的八個步驟:先“格物”就是要求我們去推究事物的本來原理,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蒙蔽,“致知在格物”;再致知,“物格而后知至”,是要求我們求得真正的知識,“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”。
三、誠意,“知至而后意誠”,就是心意誠實,以真正的誠去追求真理,“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”。
四、正心,“意誠而后心正”,就是要保持心境的安實,心安才能不為物欲所蒙蔽,才能公正誠明,毫無偏私,“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”。
五、修身,“心正而后身修”,是說自身的道德修養是很重要的,自己品德提高了才被別人所擁護與愛戴,“欲齊其家者,先修其身”。
六、齊家,“家齊而后國治”,家庭是一個國家的基本組成要素,家庭齊整而安定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穩定,“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”。
七、治國,“國治而后天下平”,國家是天下的重要組成部分,治國就是要以德治而行,國家安定天下就太平了。